日本和印度强硬表态,日本和印度打起来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本和印度强硬表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日本和印度强硬表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日本和印度将在年内举行防长会晤,共同推进印太战略,美国怎么看?
“印太战略”是美国总统特朗普2017年年底在访问亚洲国家时提出,特朗普推出“印太战略”代替奥巴马的TPP,目的就是为了遏制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发展,达到阻止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在经济上超越美国这个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目的,日本签署的“广场协议”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不得不防美国的阴谋!
为了落实“印太战略”,2018年5月30日,在夏威夷的珍珠港,美国当时的国防部长马蒂斯主持了太平洋司令部的改名仪式,马蒂斯宣布把太平洋司令部改成印度-太平洋司令部,从名称的更换而言,美国重点强调的是印度,其次才是太平洋,印度才是印太战略的核心。不过,新的印度-太平洋司令部的辖区、部队建制等,和原来的太平洋司令部相比,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就是改了一个名字而已。
美国太平洋司令部这次更改名字,落实了特朗普的提倡的“印太战略”。在特朗普的计划中,印太战略包括美国、印度、日本、澳大利亚,并不断拉拢东盟国家,其中越南和印度尼西亚都对“印太战略”表示明确的支持。
在美国国防部2018年发布的《2019年度国防预算案》中,美国对“印太战略”进行了系统性的描述,是一套针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整体战略”,涉及美国和日本在亚洲的军事演习,美国和印度在亚洲的军事演习,美国和澳大利亚在亚洲的军事演习,加强个别地区的军事防御能力,增加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售。
不仅如此,美国的“印太战略”不是军事合作那么简单,还有经济合作,这就是美国拉帮结派的方式,现在印度和日本的防长即将在年内举行会晤,推动“印太战略”,这都是美国的主意,日本只是执行者,美国才是策划者,特朗普很高兴看到印度和日本在军事上紧密合作。
自从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中导条约》之后,世界格局又发生了变化,在特朗普的“印太战略”下,美国想在亚洲国家部署中程弹道导弹,目标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看到美国如此嚣张,俄罗斯警告美国不要再亚洲部署中程弹道导弹,否则俄罗斯会在委内瑞拉部署弹道导弹,威胁美国的本土安全。
从日本的角度来说,日本从二战之后一直受制于美国,日本早就想摆脱美国的控制,日本并不希望美国继续染指亚洲,否则日本将会继续被美国控制,继续做一个主权不完整的 国家,时刻都受到驻日美军的威胁!另外,印度也别太傻,美国把印度当作“印太战略”的核心,是想把印度当作对付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炮灰,印度和美国合作,就是与虎谋皮,是引狼入室,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如果足够聪明,应该拒绝参加美国的“印太战略”!
日本拿下印度高铁建设,两年连征地都没征到,如何在2022年交付?
先说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大家就知道日本在印度修高铁的难度了。
木叔去印度交流的时候,在新德里发现他们繁华路段的尘土飞扬。
问出租车司机,对方说,这里已经有3-4年了,一直这样没什么进展。
问他为什么,他说是因为有的民宅并不愿意搬走,就没办法在这里施工,所以耽搁了好久。
木叔问他怎么看,这位司机答:那就别修了吧。
其实这个回答也代表了印度基本所有人对类似问题的看法。
原因很简单:
印度实行的是私有制,只要能拿出合理合法的证明和证据,印度没有办法强迫住户让路的。只能和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并给与补偿。
比如,如果新德里有一个地方要修路,被一户人卡住了,和他沟通的情况,很可能是在这条路之外的别的地方给他一块永久土地建房,以替换这段修路被卡住地方的私人土地。
从这个例子相信大家就能懂为什么日本和印度签署高铁协议已经有3年了,结果却迟迟没有大规模开工的原因了吧!
阻碍就在于印度政府征收土地的困难,再往深层次说,就是印度土地制度的原因。
当然很多国家都是类似的土地制度,但为什么印度修路更难?
原因在于印度穷人太多,他们对土地的热爱超乎寻常。
这些人就认为这里是祖辈的土地,不想离开,即使和他们说路通了他们生活会变好,他们也觉得无所谓,虽然现在穷,但是不特别愿意改变。
这种根深蒂固的土地信仰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当然也会阻碍铁路和公路的建设。
因此,如果这500公里土地出现征收困难,显然2022年建成高铁就有风险了。
但相信日本在和印度签署协议的时候,会提到这个困难,也就是如果在某年某月之前,印度政府没能征收需用的土地,造成的工程延期或者相关损失,日方应该具有免责条款。
可以说,虽然铁路暗示竣工可能有问题,但日本也不会有太大损失。
受损的更可能是印度政府和这些土地所有者罢了。
印度高铁项目是在2015年达成协议的,然而在2017年9月才正式开工,这前前后后拖了2年多。然而又过了两年现在仍然没有开工,原因在于修建高铁所需的土地仍然没有征收完毕。
那么为什么印度高铁征地如此困难?
印度首条高铁链接第一大城市孟买(马拉施特拉邦首府)到临近的古吉拉特邦首府艾哈迈达巴德,全长500公里,并不是很长。不过由于印度土地制度为私有,建设高铁所需的1400公顷土地却涉及到6000名所有者。项目方本来预计在今年年中完成征收工作,为此他们还向土地产权人提出高于法律征收规定价格的25%的价格。然而到现在目前只有1000个达成协议,其余仍然进展缓慢,所涉及的法律诉讼估计要持续到很久。
除了个人土地征收进度缓慢的原因之外,该条铁路还需要穿越3个自然保护区,不仅需要进行环境评估,而且还要制定生态修复计划。印度政府机构的工作效率是有名的低,所以相关审核工作需要拖很长时间。所以想在短时间之内完成相关工作是非常困难的。这还是将环保主义者和当地临近居民投诉等干扰性因素排除在外的情况下。
印度高铁建设本身已经被政治化
高铁工程在印度与其说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如说是一个政绩形象工程。莫迪和国大党在2014年大选期间为了赢得选民的支持纷纷提出各自的高铁计划,而且将此作为自己的政治承诺之一。后来莫迪赢得大选之后,其执行力也确实是高,很快便拉日本入伙帮助其修建高铁。日本方面当时也急于争夺海外市场,当事他们为了拿下印度订单还特意向印度提供高铁建设总造价90%的长期低息贷款,大概135亿美元。然而日本很显然没有预料到自己会跳进印度挖好的“大坑”。这个高铁本来预计在2022年印度国庆日前通车,并以此作为国庆献礼。然而按照这个进度不用说在拖一年,就是在拖上几年也未必能够修完。印度反对党国大党就在今年大选期间嘲笑这条铁路为“永远修不完的铁路”。
(“孟买到艾哈迈达巴德”线)
如何交付?
长达500公里的铁路,目前来看很难在2022年交付通车,不过却可以先实现部分路段的通车,这样也算是建成了印度的第一座高铁,起码面子上也过得去。其实这座“孟买到艾哈迈达巴德”的高铁本身也是打折的产物,因为按照莫迪最初印度“钻石四边形项目”的宏达计划,是要建立“孟买-新德里-加尔各答-钦奈-孟买”庞大铁路网的。然而很显然这从目前来看还很不现实,而且也很难实现盈利,而且还会带来严重的亏损和债务。高铁想实现盈利不但需要客流量,而且还需要沿途地区经济高度发达,目前世界上能够实现盈利的高铁也仅有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和京沪高铁两条。“孟买到艾哈迈达巴德线”算是能从印度选出唯一能够亏钱少的一段线路了。一个是印度最富有的城市,另外一个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兴工业区。
(印度高铁计划)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本和印度强硬表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本和印度强硬表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