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规划撞击小行星,我国规划撞击小行星的原因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我国规划撞击小行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我国规划撞击小行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科学家预测一小行星将在2036年撞击地球,小行星能打掉吗?
阿波菲斯小行星直径约有390米,相当于一座大山,要炸掉一座大山,在地球上都很困难,更不要说在太空打掉需要的能量怎么从地球送往太空?所以打掉是不科学的。其实有更简单的方法,撞击小行星让它轨道偏移,和地球擦肩而过,因为小行星体积很小,所以偏转力靠现在的技术是可能实现的,偏一次不行可以偏移多次,多发射点撞击器撞击让它偏移。
阿波菲斯小行星直径约有390米,相当于一座大山,要炸掉一座大山,在地球上都很困难,更不要说在太空打掉需要的能量怎么从地球送往太空?所以打掉是不科学的。其实有更简单的方法,撞击小行星让它轨道偏移,和地球擦肩而过,因为小行星体积很小,所以偏转力靠现在的技术是可能实现的,偏一次不行可以偏移多次,多发射点撞击器撞击让它偏移。
被称为城市杀手的小行星直径?
研究人员15年前发现这颗“城市杀手”时,曾把它定为撞击“候选人”。奇妙的是,它并非单枪匹马,而是有“伴”而来。
这颗小行星名为1998 QE2,直径大约2.7公里,1998年8月19日被发现。15年来,美国航天局研究人员始终等待着近距离观察它的机会。美国航天局官方网站说,这颗小行星于美国东部时间5月31日经过距离地球最近的点,距地球不少于580万公里。航天局说,这是最好的观察机会。研究人员没有想到的是,这颗小行星带着一颗伴其左右的小“月亮”。航天局雷达专家布罗佐维奇说:“1998QE2看上去是双小行星。”
在太空直径一公里小行星直接砸向太平洋,地球受到多大伤害?
当直径一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太平洋海区时,会引发巨大的海啸现象,是以撞击点为中心,海水被小行星撞击后会发生该区域海水的反弹升高现象,并会围绕着撞击点形成圆周巨浪现象向四处扩散,巨大的海浪会向着太平洋海岸线延伸,最终会形成特大的海啸现象而冲击着太平洋海岸线周边的城市和地区,与此同时,还由于河流、湖泊与海洋是相互连通的,会引发部分地区发生超级洪水泛滥现象,会对太平洋海岸线周边的城市和地区产生毁灭性的破坏作用,会造成局部人员重大伤亡,财产损失,家园毁灭等严重后果,会造成人类重大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
听国内一航天专家说2029年有一小行星撞地球,真的吗?为什么?
首先,2029年小行星撞地球的概率约等于零,比中彩票的几率还要小,否则全球的航天机构早就发出警告并采取行动了。所以“2029年有一小行星撞地球”这种言论基本可以断定是谣言
在天文学界,凡是直接超过140米的近地天体均被认为具有“潜在威胁”。下面是NASA的数据:直径小于25m的太空石在进入地球大气层时基本可以燃烧完全,几乎不会对地面设施造成破坏。但如果直径在25-1000米间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将有可能对撞击区域造成局部破坏。而任何超过1000米的物体撞击地球,都有可能对全球产生直接影响。
地球与小行星最后一次发生碰撞的时间是在1908年,即通古斯大爆炸事件,威力相当于185枚广岛核弹。这次撞击影响面积超过2072平方千米,约有8000万颗的树木被击倒。与此同时,距离6438千米外的英国也感受到冲击波的震动,爆炸产生的火光更是传到了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堪称奇迹的是,这次小行星落地处为无人区,没有人受到伤害。
即使未来真的有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威胁,也不用过于担心。美国NASA目前正在研发一种用于制导击碎小行星的航天器,并计划于2020-2021年发射升空。欧洲航空局也在研发一种原理类似的“无人操作”航天器,以应对外来天体的滋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我国规划撞击小行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我国规划撞击小行星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